1. 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奥陶系年代地层划分

2.用纸制品制作六棱宝塔的制做过程步骤

3.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察物探技术方法应用

4.请问托塔天王李靖手中的宝塔叫什么名字?

5.震旦角石的概述

深度系统安装宝塔_深度系统安装宝塔怎么安装

自2001年因未成功挖掘咸阳滨州寺塔地下宫殿而被捕以来,卫某刚一直在怀着一颗?怨恨?的心。在2011年从监狱释放后,这位惯常犯罪者以抢劫古代宝塔和古墓为?家庭手工艺品?,再次抢劫元寺宝塔,作为?下雪前的耻辱?。 2015年10月,经过半年多的挖掘,终于开通了一条直通寺塔地下宫殿的,深度约8米,长20多米的蛇形抢劫洞穴。洞穴的另一端是他们租用的四川餐厅作为掩护。卫某刚等人从塔上偷走了49件文物,例如石棺,铜棺,银棺,金棺,骨文物,青铜佛像和青铜镜。这些文物被包装并以580万元出售,最终价格升至2300万并流向浙江。

实际上,在抢劫寺宝塔之前,卫某刚和帮派成员先后抢夺了庆梵寺宝塔,泰宝塔,太平宝塔等古塔和地下宫殿,并偷走了佛陀的金骨文物阿育王宝塔,和释迦牟尼。有许多文物,被盗的古代宝塔都是唐宝塔或宋宝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017年底,咸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获得了关于在滨州市寺宝塔宫盗窃文物的信息。在将有关线索报告给滨州市公安局后,公安局于2018年1月16日立案侦查。抢劫古塔,地下宫殿,古墓的? 1.16?系列被列为重大案件。

陕西是重要的文物省,文物广泛。一些罪犯将其视为?致富之路?,使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古墓屡遭严重破坏,一些珍贵文物的下落尚不得而知。自2017年以来,公安部和国家文化遗产局相继组织了专项行动,打击文物犯罪,破案,帮派,交出文物和破坏互联网。已经发现了3,000多个文物犯罪,并逮捕了7,000多个犯罪嫌疑人。剩余的被盗,发掘和转售的珍贵文物的归还有效地阻止了罪犯的自大。

尽管公安机关对文物犯罪进行高压镇压,但犯罪分子仍然犯有反风罪。文物犯罪一般是由团伙实施的,内部组织严密,专业化,智能化趋势明显,形成了?勘探,挖掘,盗窃,运输,买卖?的工业化地下文物犯罪网络。罪犯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在一起。犯罪的秘密性和高成功率令人惊讶和担忧。解决文物犯罪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各方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发亮光剑。文物部门查清文物遗产,严格保护文物;公安机关用利剑威慑犯罪。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市场监督部门加强对非法文物交易的监督。海关部门建立了防止堤防损失的机制;群众积极举报和揭露文物犯罪。

 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奥陶系年代地层划分

知识结构模式有三种,分别是:宝塔型知识结构、蜘蛛网型知识结构、幕帘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其基本的结构模型有宝塔型知识结构、蜘蛛网型知识结构以及幕帘型知识结构。

结构模型:

1、宝塔型知识结构:

这种知识结构形如宝塔,包括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构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宝塔型底部,学科前沿知识为高峰塔顶。这种知识结构的特点是强调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宽厚扎实、专业知识的精深,容易把所具备的知识集中于主攻目标上,有利于迅速接通学科前沿。现今中国学校大多是培养这样知识结构的人才。

2、蜘蛛网型知识结构:

蜘蛛网型知识结构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中心,与其他专业相近的、有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为网状连接,形如蜘蛛网。这种知识结构,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一个“中心点”,与其它相近的,作用较大的知识作为网络的“纽结”相互联结,形成一个适应性较大的,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左右驰骋的知识网。

这种蜘蛛网型知识结构的特点是:知识广度与深度的统一,这种人才知识结构呈复合型状态。随着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这种知识结构的人才非常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进入中国的外资机构尤其重视此类人才。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资机构在招聘人才时,有的就提出了要各类复合型人才,搞贸易的,要有莫斯科的基础知识,学工科的要有六级的英语水平。

3、幕帘型知识结构:

这种知识结构是指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对其组织成员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总的要求,而作为该组织的个体成员,将依其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在知识结构上又存在一些差异。以一个企业为例,企业对其成员的整体知识结构要求是,具有财会、安全、商业、保险、管理等知识。

而对企业中处于不同层次的个人来说,要求掌握上述知识的比例是截然不同的,从而组成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

这种知识结构强调个体知识结构与组织整体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它对于求职者的启示是,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所选职业类型在整体上对求职者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同时还要了解所选职业类型在整体上对求职者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同时还要了解所选职业岗位在社会组织中的位置及具体层次,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就业后的适应性。

用纸制品制作六棱宝塔的制做过程步骤

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目的之一,便是试图为人们提供一个由一定空间和时间所限定的等时年代地层格架(Posamentier等,1988,1992)。因此,层序地层学研究,应该对年代地层学研究、尤其是新的年代地层表的建立,起到推动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相关领域里的探索(Loutit等,1991;Posamentier等,1992;Holland,1995;Brett,1995;Sheehan等,19;殷鸿福等,1995;王训练,1995,19;梅仕龙,1996;王鸿祯等,1996;史晓颖,1996),已初步说明了这种结合的潜力。

与其他的地质时代一样,奥陶纪自从作为早古生代中期的一个纪开始(Lapworth,1879),其地层系统及界线的划分,以及洲际间的对比等,就一直是各国学者的研究重点。以统(Series)或亚系(Subsystem)为例,各国各地区的划分就一直存在很大分歧,而阶(Stage)的划分就更是如此(汪啸风,1992)。

以创始区英国为代表的西北欧,奥陶系长期使用6统的划分,并被广泛引用。近年虽经厘定,但仍包含5个统的划分(Fortey,1995);北美奥陶系虽有四分的命名,但素有三统的用法(Ross和Ross,1992);而在波罗的海、地中海地区,以及中国、澳洲等地,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则多使用三分的方案(Janusson,16,;Mannil,1990;Thomes,1960;Webby,16;卢衍豪,1959,15,1982;盛莘夫,14;穆恩之,14,19;张文堂,1962,1982)。而最近在美国Las Vagas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奥陶纪会议,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将奥陶系三分的方案(Cooper等,1995)。与此同时,则有许多学者提出并使用两分(统或亚系)的方案(Whittington and Williams,1964;Williams等,12;Hlicek and Marek,13;Bednarczgk,11;Skevington,13;项礼文等,1980;汪啸风,1980;赖才根等,1982)。以最近澳大利亚Webby(1991)及中国汪啸风等人(1992,1993)的方案为代表,他们均以Nemagraptus gracilis的首次出现为标志,将奥陶系先划分为两个亚系(Subsystem)后,再进行统、阶的划分。

笔者通过对扬子地台东南部奥陶系的层序地层研究,初步确定了其层序地层格架,标定了海平面变化序列的生物-年代地层属性,并与中国其他地台以及世界主要大陆进行了对比。综合已有的古地磁、古生物等方面的资料,在奥陶系年代地层划分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现陈述于下。如前所述,此处涉及的层序级别及相关概念,以综合最近王鸿祯和史晓颖(1996)以及王鸿祯(1999)和王训练(1999)的方案为准,奥陶纪生物带则根据汪啸风及陈旭等中国学者最近(1992~1996)的成果加以综合。

一、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系层序地层更高级别旋回的构成

比较前述18个层序的沉积特征及时空展布,可以根据相邻层序之间在海进或海退趋势上的相似性与相关性和较显著的层序界面(图3-1;表4-1;图4-1、4-2),将其归并为4个层序组。因分别形成在相对海侵或相对高位背景下,故可称为海侵层序组(TSS)或高位层序组(HSS),分别代表二级海平面旋回——中层序内海侵及高位两个沉积阶段。由此可将这四个层序组归并为两个中层序。下部由OSq1—OSq12组成,上部由OSq13—OSq18组成。其总体特征如下:

1.层序组1

它包括OSq1—OSq7。在台地区包括南津关组、分乡组及红花园组;台缘斜坡区由盘家嘴组、马刀育组及桃花石组等构成;盆地区由白水溪组及桥亭子组底部组成。包含了Rhobadinopora flabelliforme—Tetragraptus roximatus生物带(曾庆銮等,1987;汪啸风等,1996),大致与Tremadoc统及Arenig统底部(Fortey,1995下同)相当。

在台地相区,这7个层序均缺失LST。下部层序的TST厚度小,底面往往呈波状起伏,并包裹有滞留砾或暴露带残积物;上部层序的TST则以泥页岩较多为特征,含笔石等。7个层序的HST多为含角砾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藻(礁)灰岩,顶部或上部,则多见淡水方解石晶洞、膏溶角砾等暴露特征。在台缘斜坡相区,LST或SMST多为扇状—楔状展布的碳酸盐岩碎屑流沉积物。TST主要由泥灰岩、灰岩组成,顶部多发育有相对饥饿状态下沉积的薄层状含碳质泥灰岩及瘤状泥灰岩等,富含笔石、三叶虫、腕足等化石。其HST则多为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有的还出现白云质灰岩,OSq6顶部则为起伏不平的侵蚀面。盆地相区的这7个层序则为含笔石及少量腕足的薄的粉砂岩、泥岩。

根据曾庆銮(1991)的研究,该阶段宜昌一带腕足底栖组合基本上以Benthic Assemblage1-2(BA1-2)为主。各相区OSq1底部与晚寒武世地层之间往往呈大的间断或岩性截然的接触关系(图3-1,图4-1、2),则说明寒武—奥陶纪之交曾经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相对来说,由于这7个层序彼此间沉积相无太大的跳跃,主体又都在台缘斜坡相区发育,并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退积—加积趋势,因而可视为奥陶纪新海侵发生之初的海侵层序组。

2.层序组2

包括OSq8—OSq12。在台地区对应于大湾组和牯牛潭组,斜坡区相当于九溪组;盆地区则为桥亭子组。时限跨越Didymorgraptus.deflexus—D.murchisoni带,大致与ArenigLlanvirn统相当。

台地区的这5个层序未见LST。TST以薄层状生屑灰岩、瘤状泥灰岩为主,富含腕足、笔石、头足等。HST以中薄层—中厚层状生屑灰岩、含泥生屑灰岩为主。其腕足类底栖组合基本上为Benthic Assemblage3-5(BA3-5)(曾庆銮,1991),水深明显增大。其中,OSq8以凝缩段(CS)直接超覆于OSq7正常浅水礁滩相之上,显示出碳酸盐台地淹没(Schlager,1982)时所形成的淹没型(D型)层序的特点。斜坡及盆地区这5个层序则均为含笔石、三叶虫的粉砂质泥页岩。在宜昌地区,OSq12下部即牯牛潭组中部,可见槽状交错层理(曾庆銮等,1987),顶部则为广泛分布的区域性侵蚀界面(陈旭等,1986;汪啸风等,1996)。斜坡区的九溪一带,OSq12则很可能已缺失,代之以十数厘米厚的铁泥质风化壳残余(湖南区调队,1986;汪啸风等,1996)。显然,OSq12及其顶界显示了海平面已大幅度下降、基底接近暴露背景下的沉积特点(图4-1、2)。

与层序组1相比较,OSq8—OSq12代表了上扬子区奥陶纪大湾—牯牛潭期,碳酸盐台地自淹没到逐渐变浅过程中,一组具明显加积—进积特征的层序,因而可归为高位层序组。这两个层序组共同构成了奥陶系下部二级海进—海退复合中层序,代表了奥陶纪第一次二级海平面变化(图4-1、4-2)。

3.层序组3

包括OSq13—OSq15。分别由台地区的庙坡组及其同期相变沉积大田坝组等、台缘斜坡区的舍人湾组、深斜坡盆地区的烟溪组等组成。跨越G.hinckii(H.teretiusculus)—C.wilsoni带(汪啸风等,1994;汪啸风等,1996),主体属Caradoc世早中期,但下部包括狭义的Llandeilo阶。

层序OSq13的下部在台地以及斜坡相区发育普遍不完整(图3-1;图4-1、4-2)。这说明前次大规模海退(GRE2)后,OSq13的底界面,也即第一个中层序的顶界面,是一个遍布上扬子地台、起伏不平的古沉积基底。它控制了新的海侵之初沉积物的分布,甚至到了OSq14即庙坡阶主体沉积时,仍未达到完全均一(陈旭等,1986)。

应当指出的是,这一阶段广泛出现了黑色含浮游型笔石碳质泥页岩(湖南区调队,1986;曾庆銮等,1987)。台地相区腕足底栖组合由下部含少量BA1-2代表分子Lingulella等(张建华,1995),逐渐变为以BA3-5为主的群落(曾庆銮,1991),一些地区甚至还出现放射虫等(曾庆銮等,1987)。它们均表明了海水的迅速加深,OSq13-14也相应地表现为较典型的退积—加积序列(图3-1;图4-1、4-2)。因此可将它们归为新海侵过程中的海侵层序组。和层序组1有所不同,此次海水加深的速度和幅度都较大,使得层序组2总体上呈现非补偿状态下的饥饿相。在台缘斜坡和盆地相区,则形成典型的凝缩段而难以细分(图3-1;图4-1、2)。

4.层序组4

包括OSq15—OSq18,分别由台地及台缘斜坡相区的宝塔组、临湘组和五峰组,深斜坡及盆地相区的磨刀溪组、南石冲组、五峰组等组成,包含了D.clingani—D.bohemicus等化石带,与Caradoc世中晚期—Ashgill世相当。

需要着重讨论的是OSq15,即宝塔层序。前已述及,它由宝塔组及磨刀溪组组成。宝塔组广泛分布于台区及台地边缘相区,下扬子及珠穆朗玛峰、塔里木等地也有见及(赖才根等,1982)。岩性均一,遍布收缩纹(俗称“龟裂纹”),厚度不大(峡东为11~12m;桃源九溪则为4~5m)。普遍含有Sinoceras动物群,基本未见底栖型腕足类(曾庆銮等,1987)。根据陈均远(1988)的研究,Sinoceras的壳壁聚爆深度极限可达200m以上。也即它们可生活于外陆棚地带。因此,这一遍布上扬子等地的特殊岩相在其沉积时,其古水深很可能相当大,以致于其间很难再有底栖型腕足动物等生存。笔者在该地区的观测表明,该组的每层收缩纹泥灰岩顶面实质上是一个硬底(hardground);所夹薄层瘤状泥灰岩—钙质泥岩,则多见虫迹扰动等。这样的沉积特征,也说明了该组的沉积背景很可能处于一种相对饥饿的状态之下。

相应的磨刀溪组,为含碳酸锰泥质灰岩,夹含笔石黑色泥页岩、硅泥岩,厚度5~6m。根据近来的研究(蒋德和等,1994;李志昌,1996),这套锰矿应属正常海洋环境下、成矿物质来自大陆壳即属外生型、而非海底火山活动或热水沉积的斜坡—盆地边缘相产物。根据人们对锰元素及其矿物与离岸距离和沉积速率关系的探讨,发现它的富集与离岸距离成正相关,与沉积速率呈负相关(木下贵,1982;Sugisaki,;邓宏文等,1990)。也就是说,锰的富集本身就从另一角度表明了一种远岸的、沉积物供给相对较低的沉积背景。外生成因的磨刀溪锰矿层,显然应属这样环境的产物。

显然,宝塔层序(OSq15)所沉积的时期,实际上是一种海侵规模较大、海水深度相当大、离岸甚远、沉积物供给不足、相对饥饿的背景。OSq16、OSq17虽与之相似,但泥质偏多,头足类减少,腕足类增加,且底栖组合为BA4—5(戎嘉余,、1987;曾庆銮,1991)。OSq18主体则为笔石页岩(五峰组)等。在OSq17、OSq18的顶部,尤其是后者,在研究区及整个上扬子区则为广泛分布的平行不整合(穆恩之,1953;李耀西等,15;穆恩之等,19;刘永耀等,;湖南区调队,1986;成汉均等,1996)(图4-2),OSq18底部在桃江一带还出现近源浊积岩(徐熊飞,1980),为低位扇型沉积(图3-1,图4-1、2)。这些都显示了规模较大的海退特征。而整个OSq15可视做奥陶纪第2次二级海平面变化的最大海泛时期产物之一。其下的OSq14,似可看做这一时期的另一产物。只不过它们分别位于最大海泛面的上下,宝塔组及磨刀溪组并且在总体上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向盆地方向的下超趋势(图3-1;图4-1、2)。由此还可以得出一个相关的推论:宝塔组收缩纹灰岩的形成,很可能与这种处于二级海平面变化最大海泛时期的相对饥饿状态密切相关,收缩纹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凝缩相。

显然,这4个层序总体上呈现出典型的加积—进积特征,代表了海侵达到最大规模到逐渐退却过程中形成的高位层序组。它与层序组3共同组成了奥陶系第二个中层序,代表区内奥陶纪第二次二级海平面变化的产物(图4-1、2)。

简言之,上扬子东南部奥陶系含有18个层序,它们构成了两个海进—海退复合中层序,代表奥陶纪两次时限较长、幅度较大的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两个中层序之间的界线,物理标志为牯牛潭海退2(GNRE2)所形成的广泛分布的侵蚀间断面,生物标志为D.murchisoni—P.elegans带的消失及G.hincksii—H.teretiusculus带的出现;其顶底界,则分别为西陵峡海退1(XLRE1)和五峰海退(WFRE)形成的较大规模间断或平行不整合(图3-1;图4-1、2)。

二、奥陶系中层序的构成与奥陶系亚系及统的划分

根据Harland等(1989)、Cowie等(1989)及王鸿祯等(1990)、Webby(1995)等人的地质时代表,奥陶纪底界年龄为510~505Ma,顶界则为439~435Ma。而与牯牛潭海退2(GNRE2)相当的界线,即狭义Llandeilo底界(Huster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底界),其测年大致可定为468~470Ma。由此可知,奥陶系两个中层序的时限大致相等,均约为30~40Ma。

两个中层序之间的海退(GNRE2),不仅在中国其他两大稳定地台上有明显特征(表5-1),而且可在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及北欧等世界主要大陆间进行良好的对比(图5-1)。在南美,它可与Guandacol所代表的广泛海退相当(Baldis等,1992;Heredia和Beresi,1995);在澳大利亚,它则与Darriwillian中上部D3\D4之间海退(尚未命名)相当(Gorter,1992);在英国威尔士,它与传统的Llirn\Llandeilo之间规模甚大的沉积间断相当(Woodcock,1990);而在波罗的海沿岸,则和Aseri阶与Lasnamai阶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或沉积缺失相当(Mannil,1990);在北美,它可与Chazyian阶与Whiterockian阶之间分布广泛的沉积间断相对应(Ross和Ross,1992,1995;Schutter,1992)。以该为界,可将上述地区、尤其是详细进行了海平面变化研究的北美奥陶系,分为旋回特征明显的两部分,构成与上扬子地台相似的两个二级沉积旋回。尽管第七届国际奥陶纪会议通过了以美国为主的代表们极力推崇其三分的方案,但是北美奥陶系中这两个二级旋回却是再也直观不过的事实(图5-1)。

从生物的演化看,与这两大旋回相对应,奥陶纪也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事实上,这也正是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们坚持奥陶系两分法(统或亚系)的主要根据之一(汪啸风,1980;赖才根等,1980,1982;曾庆銮等,1987;汪啸风等,1992,1993;Whittington和Williams,1964;Bednarczyk,11;Skevington,13;Cowie等,1989;Webby,1991)。近年来,关于生物群的绝灭—复苏等方面的研究,客观上也从另一角度为奥陶纪生物群的两大演化阶段提供了新的证据。这其中以Sepkoski(1995,1996)和Barnes等人(1996)最近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狭义的Llanvirn\Llandeilo之交的海平面升降,曾导致了重大的生物群绝灭—复苏,其总变化量仅次于奥陶—志留纪之交的同类(图6-1、2):

图6-1 以奥陶纪为主的早古生代生物属种变化统计曲线(据Sepkoski、1995)

注意奥陶纪底部、顶部和中部的属种数量变化。T—Tremadoc;A—Arenig;L—Llanvirn;L—Llandeilo;C—Caradoc;A—Ashgill

显然,两个中层序正好代表着这样两大生物演化阶段,其间界线代表了一次重要的生物演化突变。

从A.Trench等人(1991,1992)最近的古地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以H.teretiusculus底界(即狭义的Llandeilo底界)为界,可将奥陶纪分为正极性为主的早期和反极性为主的晚期。也就是说,奥陶系的两个中层序,实际上也恰好代表了正反极性不同的两个古地磁演化阶段,其间界线则代表了分隔两大阶段的古地磁极性倒转突变(图6-3)。

图6-2 奥陶纪代表性笔石属种的演替

史晓颖(1996)最近的研究表明,中—新生代地层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7个二级中层序,延限均大约为35Ma。这一延限恰为太阳系穿越银道面周期(70Ma)的一半。与其他地质作用或现象(如岩浆活动、古地磁倒转和生物集群绝灭等)的周期(Rampino等,1992)吻合得非常好。因此,他认为,中层序的形成与这一天文周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显然,奥陶系的两个二级中层序,与中—新生代的情形是相似的。奥陶纪全球性大规模海平面升降、古地磁极性倒转以及生物演化等两大阶段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也是这一天文周期的具体表现。因此,笔者建议:可与两个中层序对应,以其间界面为界,将奥陶系分为上、下两亚系。该界线与D.murchisoni\P.elegans带的消失、G.hincksii\H.teretiusculus带的出现基本吻合,两亚系的时限大约均为30~40Ma(图6-3)。

由于上述两个中层序分别由两个层序组构成,它们也代表着两大旋回内部沉积发育和生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可将这四个层序组划分为四个统。统名则仍用赖才根等(1980,1982)提出的、已为国内学者们所习用的宜昌统(Yichangian)、扬子统(Yangtzian)、艾家山统(Aijiashanian)和钱塘江统(Qiantangjiangian)。只是艾家山统和钱塘江统之间界线向下略做了调整,相当于层序OSq14与OSq15之间的层序界面(图3-1,图4-1、2)。因为从前述层序的结构分析可以知道,层序OSq15和其上的层序OSq16、OSq17等关系更为密切。

需要补充的是,层序12(OSq12)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处于奥陶纪两个中层序之间的“过渡层序”。这主要表现在:

图6-3 上扬子东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与奥陶系年代地层划分

全球变化分别据Fortey()及Ross(1985);T-R命名据本文;磁性地层据Trench(1991).斜格代表正向(N),空白代表反向(R),竖条为未确定;英国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带据Fortey和Owens(1987),统的划分按Forety(1995)的最新厘定;中国的笔石带据陈旭等(1993)及汪啸风等(1996),阶的划分据赖才根等(1982)及汪啸风等(1996)。H.teretiusculus=G.teretiusculus

(1)岩性的过渡性。在台地相区,它基本由原牯牛潭组上部及与之相当的地层组成,其岩性特征与下伏层序OSq8—OSq11相似;而在斜坡及盆地相区,与之相当的地层却往往为与上覆层位相似的灰黑色笔石页岩。

(2)古生物群的过渡性。既含有与下伏层位关系密切的笔石群Didymograptus murchisoni—Pterograptus elegans、头足类Dideroceras、Vaginoceras等,同时又含有与上伏层位面貌相近的头足类Lituites、Sinoceras及三叶虫Birmanites等,并与新兴的Eoplacognathus suecicus,E.foliaceus等结构复杂的平台型牙形石动物群共生。

(3)层序结构上的过渡性。由前述分析及图4-1和图5-1、5-2等不难看出,该层序的顶、底面看来都存在着明显的间断或剥蚀。因此,它既可被看做是前一次二级旋回末期海平面大幅度降低时的产物,可当做中层序的“末期高位层序”;同时,也可看成是后一次二级旋回初期海平面开始上升时的沉积,当做第二个中层序的“底位”或“陆架边缘层序”。

鉴于此,关于层序12(OSq12)在奥陶系两个中层序结构构成中的确切位置,作者尚存有一定的疑问。如果一并考虑到Pterograptus elegans为代表的特化型均分笔石动物群的生物地层学意义(穆恩之,14),和Didymograptus murchisoni带底部的古地磁极性倒转(Trench,1991)的存在及影响等,将层序12(OSq12)归于奥陶系上部中层序底部也许更符合逻辑。但由于与之相应的层序底界及海平面旋回在英国、澳大利亚、南美等地的确切层位和时代特征尚不是十分清楚(图5-1)等,因此本文暂将层序12(OSq12)置于奥陶系下部的中层序中,并相信今后的研究终会解决这一问题。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察物探技术方法应用

用纸制品制作六棱宝塔的制做过程步骤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有七层,这一次我就用纸张来折的是宝塔,七层的宝塔。

工具/原料

纸张 七张

现将纸张裁成大小不同的七个正方形。

首先取其中的一张,折成双三角形.

上层的两角向中心对折

从中间拉开再折

向上折两角

然后向后折

拉出来,用同样的方法折塔身另一面,这样就完成了其中的一层。

按照上面的步骤折出其余的六层,注意最大的那个,也就是作为底座的只折一面就可以了。

最后插接到一起就变成一座宝塔了。

可参考::jingyan.baidu./article/6766292013fd54d51b841e.

制作米酒过程步骤怎么做?

米酒制作步骤

1、糯米泡水8小时以上,以手能拈碎为准; 2、用蒸笼将糯米蒸熟,但要偏硬,不能软;

3、将糯米放凉,以手翻糯米不烫手为准(这步很关键);

4、将糯米盛放在用以发酵的容器中,边手翻糯米,边撒放粉末状酒曲,要求撒放均匀且和糯米混合充分; 5、酒曲留一点最后使用;

6、将之前放凉的凉开水(以不烫手为准)均匀撒在糯米面上,并用手或勺子将糯米压实、压平;

7、用手或筷子在压实的糯米中间及其周边掏3~4个小洞,小洞大小与硬币相当,小洞深至容器底部;

8、将剩余的酒曲均分,撒进每个小洞,并用手涂抹均匀; 9、再用凉开水分别倒进撒了酒曲的小洞,深度以一半洞深为准;

10、用盖子密闭容器,若盖子有口子,可用保鲜膜先封住容器口再盖盖子,保鲜膜应用刀子均匀戳穿几个小眼;

11、用被子或厚衣服包裹容器,放置无油烟的地方进行发酵。 12、3天后即可食用米酒。 13、注意事项:

(1)制作过程,手、勺子、筷子、容器等均应无油、无生水,可先用凉开水洗净;

(2)制作过程,切勿油、生水接触糯米和酒曲; (3)发酵过程,封闭容器很关键,不要让空气进入;

(4)发酵过程,对容器进行保温很重要,酵母菌最易繁殖的温度为30℃左右。

陶艺制作过程步骤有哪些

一般陶吧里有这样几个过程:

1、揉泥。使劲揉拼命揉,主要目的是把泥中的空气排掉,以免使拉呸过程泥突然断掉及烧制过程中不炸。 看似简单,却是基础,在陶艺家眼里也最费力。

2、拉呸制作:包括 定中心,中心不稳拉的呸不稳,厚度不均。成为陶艺家真正的开始都是从找中心开始的;拉升、做造型(凹凸有致)、大小高度随心而动,这就不说了,看个人造诣。

3、晾干。拉的呸首先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干才能进行下一不动作。

4、修呸。磨底,修饰;

5、上色;

6、染釉;

7、1350度高温烧制;

8、出成品啦。

9、打字好累!

陶艺制作方法分别为 泥条盘筑成型法 手捏(雕塑)成型法 泥板成型法 印模(印坯)成型法 拉坯成型法 泥浆铸件成型法

陶艺制作过程步骤有以下:

1、 拉坯成型发 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

2、 泥板成型发 用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较快。泥板成型技术要求很高。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须掌握好泥板制作,对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结合等技术问题。

3、 泥条盘筑成型法 ,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

宝鸡纸制品制作人员自我介绍要怎么做。

住在台州,就读扬州大学,喜欢现代舞请你自我介绍一下?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2)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3)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4)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5)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6)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2、谈谈你的家庭

玛雅maya制作表盘 过程步骤 急需

DirectX 11 Shader 节点的属性,指定了 MayaUberShader 着色器文件。

要使用该着色器,您必须在 Viewport 2.0 的 DirectX 11 环境中工作,并启用 dx11shader.mll 插件。有关详细信息。

您可以在 Hypershade 创建栏中找到 DirectX 11 Shader。创建着色器后,会自动加载 MayaUberShader.fx 文件。

dx11Shader.mll 插件可使您在 Maya Viewport 2.0 中加载并查看自己的 HLSL 着色器。使用 Hypershade 创建 DirectX 11 shader 时,会自动连接 MayaUberShader.fxo 文件;但是,您也可以改为加载自定义 HLSL 着色器。此外,<maya directory>\presets\HLSL11\examples\ 中提供了其他示例 HLSL 着色器。

选择 DirectX 作为渲染引擎(方法 1)

选择“窗口 > 设置/首选项 > 首选项 > 显示”(Window > Settings/Preferences > Preferences > Display)并将“渲染引擎”(Rendering engine)设置为“DirectX 11”。

重要信息若要使用 DirectX 渲染引擎,您必须使用 64 位的 Windows 和可兼容 DirectX 11 的显卡。

在面板菜单中选择“渲染器 > Viewport 2.0”(Renderer > Viewport 2.0)将工作区切换到 Viewport 2.0。

注意您的工作区平视显示仪现在应指示 Viewport 2.0 (DirectX 11)。

选择“窗口 > 设置/首选项 > 插件管理器”(Window > Settings/Preferences > Plug-in Manager)并加载 dx11Shader.mll 插件。

选择 DirectX 作为渲染引擎(方法 2)

此环境变量将覆盖交互式和批处理会话的用户首选项(“窗口 > 设置/首选项 > 首选项 > 显示”(Window > Settings/Preferences > Preferences > Display))(使用 -hw2 选项)。

将 MAYA_VP2_DEVICE_OVERRIDE 设置为 VirtualDeviceDx11 可在 Viewport 2.0 中渲染时始终使用 DirectX 11。

提示将此环境变量设置为 VirtualDeviceGL 可在 Viewport 2.0 中渲染时始终使用 OpenGL。

注意取消设置该环境变量可再次使用用户首选项来选择渲染引擎。

创建 DirectX 着色器

选择“窗口 > 渲染编辑器 > Hypershade”(Window > Rendering Editors > Hypershade),以打开“Hypershade”窗口。在“创建”(Create)栏中,选择“Maya > 曲面 > DirectX 11 Shader”(Maya > Surface > DirectX 11 Shader)。

将创建 DirectX 11 Shader,同时自动加载 MayaUberShader.fx。

按 6 以获得纹理模式,按 7 以使用场景照明。

提示纹理和非纹理模式均受支持,且所有灯光模式(“使用所有灯光”(Use All Lights)、“使用选定灯光”(Use Selected Lights)、“不使用灯光”(Use No Lights)和“使用默认照明”(Use Default Lighting))均受支持。

怎么制作教师节贺卡全部过程步骤

我们先去买来做手工的材料,然后打开包装盒,查看材料,材料包包含纸卡,颜料与模板工具,带有图案的纸张,将图案上的图案剪下来。

cpu制造的十个过程步骤

(1) 硅提纯

生产CPU等芯片的材料是半导体,现阶段主要的材料是硅Si,这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它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区与非金属元素区的交界处,所以具有半导体的性质,适合于制造各种微小的晶体管,是目前最适宜于制造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材料之一。

在硅提纯的过程中,原材料硅将被熔化,并放进一个巨大的石英熔炉。这时向熔炉里放入一颗晶种,以便硅晶体围着这颗晶种生长,直到形成一个几近完美的单晶硅。以往的硅锭的直径大都是200毫米,而CPU厂商正在增加300毫米晶圆的生产。

(2)切割晶圆

硅锭造出来了,并被整型成一个完美的圆柱体,接下来将被切割成片状,称为晶圆。晶圆才被真正用于CPU的制造。所谓的“切割晶圆”也就是用机器从单晶硅棒上切割下一片事先确定规格的硅晶片,并将其划分成多个细小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将成为一个CPU的内核(Die)。一般来说,晶圆切得越薄,相同量的硅材料能够制造的CPU成品就越多。

(3)影印(Photolithography)

在经过热处理得到的硅氧化物层上面涂敷一种光阻(Photoresist)物质,紫外线通过印制着CPU复杂电路结构图样的模板照射硅基片,被紫外线照射的地方光阻物质溶解。而为了避免让不需要被曝光的区域也受到光的干扰,必须制作遮罩来遮蔽这些区域。这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每一个遮罩的复杂程度得用10GB数据来描述。

(4)蚀刻(Etching)

这是CPU生产过程中重要操作,也是CPU工业中的重头技术。蚀刻技术把对光的应用推向了极限。蚀刻使用的是波长很短的紫外光并配合很大的镜头。短波长的光将透过这些石英遮罩的孔照在光敏抗蚀膜上,使之曝光。接下来停止光照并移除遮罩,使用特定的化学溶液清洗掉被曝光的光敏抗蚀膜,以及在下面紧贴着抗蚀膜的一层硅。

然后,曝光的硅将被原子轰击,使得暴露的硅基片局部掺杂,从而改变这些区域的导电状态,以制造出N井或P井,结合上面制造的基片,CPU的门电路就完成了。

(5)重复、分层

为加工新的一层电路,再次生长硅氧化物,然后沉积一层多晶硅,涂敷光阻物质,重复影印、蚀刻过程,得到含多晶硅和硅氧化物的沟槽结构。重复多遍,形成一个3D的结构,这才是最终的CPU的核心。每几层中间都要填上金属作为导体。Intel的Pentium 4处理器有7层,而AMD的Athlon 64则达到了9层。层数决定于设计时CPU的布局,以及通过的电流大小。

(6)封装

这时的CPU是一块块晶圆,它还不能直接被用户使用,必须将它封入一个陶瓷的或塑料的封壳中,这样它就可以很容易地装在一块电路板上了。封装结构各有不同,但越高级的CPU封装也越复杂,新的封装往往能带来芯片电气性能和稳定性的提升,并能间接地为主频的提升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7)多次测试

测试是一个CPU制造的重要环节,也是一块CPU出厂前必要的考验。这一步将测试晶圆的电气性能,以检查是否出了什么差错,以及这些差错出现在哪个步骤(如果可能的话)。接下来,晶圆上的每个CPU核心都将被分开测试。

由于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CPU中缓存的基本组成)结构复杂、密度高,所以缓存是CPU中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对缓存的测试也是CPU测试中的重要部分。

每块CPU将被进行完全测试,以检验其全部功能。某些CPU能够在较高的频率下运行,所以被标上了较高的频率;而有些CPU因为种种原因运行频率较低,所以被标上了较低的频率。最后,个别CPU可能存在某些功能上的缺陷,如果问题出在缓存上,制造商仍然可以屏蔽掉它的部分缓存,这意味着这块CPU依然能够出售,只是它可能是Celeron等低端产品。

当CPU被放进包装盒之前,一般还要进行最后一次测试,以确保之前的工作准确无误。根据前面确定的最高运行频率和缓存的不同,它们被放进不同的包装,销往世界各地。

网络游戏的制作过程步骤怎么样

非常复杂 游戏人物的各种动作都需要演练 再经电脑制作合成

请问托塔天王李靖手中的宝塔叫什么名字?

李洪涛 孙党生 杨勤海 杨进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察中经常使用的物探技术方法以及一些典型的工程实例,以求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示范效应,进一步为地质灾害勘察提供先进有效的测试手段。

关键词三峡库区 地质灾害 勘察物探技术方法

1 前言

从19年至200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承担了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新址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与论证综合地球物理勘查,奉节三马山小区物探勘察,巴东黄土坡滑坡、万州官塘口滑坡物探勘察,重庆14区县库岸调查等一批应用研究课题及物探勘察任务。先后在三峡库区的巴东、巫山、奉节、万州及丰都、石柱等地进行了大量的综合地球物理勘察。本文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实践经验总结和体会,以求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示范效应,进一步为地质灾害勘察提供先进有效的测试手段。

2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

2.1 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2.1.1 工作技术方法

(1)展开排列法

考虑到库区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奉节和巫山两地,在布置地震剖面之前,作为一种重要的试验方法,都用了展开排列法。其作用是了解测区地震波波组中各种波的时序排列关系,进行震相分析,从而确定数据集的仪器参数和观测系统,取合适的激发与接收措施,进行地层介质速度参数的估算。展开排列法观测系统用0m、10m、20m、30m、40m、50m等不同偏移距,道距2m或3m。

(2)共深度点多次水平叠加法(CDP)

CDP水平叠加法是在不同激发点和接收点上集来自相同反射点的反射波,在得到的多张地震记录中抽出界面上共反射点道集,经过速度扫描、动静校正之后,进行叠加处理,以时间剖面的形式给出地质界面及构造信息,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对压制干扰波有显著的作用。CDP剖面观测系统中的偏移距的选择,是根据面波、声波等干扰波与目的层反射波的关系确定,分别用30m、40m和69m。道距用2m、3m和5m。水平叠加次数大部分为6次,部分用3次。

(3)地震高密度映像法

高密度映像技术用单次激发、单次接收等偏移距信号集,其工作模式与水域中声纳法类似,故又称为陆地声纳法。集的信号经幅度压缩、彩色调制,以彩色映像的方式显示。高密度映像法的偏移距用2m,点距1m。

2.1.2 野外数据集设备

地震勘探用北京水电物探研究所的SWS—1A型多功能面波仪与瑞典ABEM公司MARK6轻便多道地震仪。接收检波器用38HZ高灵敏数字检波器配CDP轻便覆盖电缆。根据探测目的层的深度,以及测区施工条件,分别用锤击与爆破两种震源。锤击震源锤重24磅,锤垫厚20mm。为增加有效信号,压制随机干扰,用垂直叠加,叠加次数一般为5次。震源一般在炮孔中激发,孔深1~2m,药量100~200g。

2.1.3 资料数据处理

CDP剖面资料的数据处理用CSP.3.3地震数据处理系统。针对本区地形坡度大且起伏剧烈的特点,在叠前和叠后均作了地形校正。处理内容还包括增益控制、噪音和干扰波切除、滤波、速度分析、动校正与水平叠加等,最终输出含有地形线的CDP水平迭加双程反射波时间剖面图,成果地质解释图是在AutoCAD14.0下完成的。处理流程如图1。

图1 浅层地震数据处理流程图

2.2 面波勘探

用瞬态面波(瑞雷波)勘探。在地表用震源竖向激震时,一般会产生直达纵波、折射纵波、反射纵波和瑞雷波以及各种转换波。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所有这些波中,瑞雷波的能量最强,约占67%。瑞雷波是一种沿地表传播的表面波,其传播的波阵面为一个圆柱体,传播的深度约为一个波长。利用瑞雷波的频散特性,即不同波长的瑞雷波传播特征反映不同深度地质体的特征,进行地质介质结构的探测。

2.2.1 仪器设备

面波勘探用北京水电物探研究所的SWS—1A型多功能面波仪,接收检波器用4Hz低频检波器,面波剖面用12道排列,道距1m,点距5m,偏移距分别为0m、5m、10m、15m和20m。

2.2.2 资料处理

面波剖面用 FKSWSA面波处理系统,通过多道三维傅里叶变换,在时间—空间(T—X)域和频率—波数(F—K)域内进行速度和波数(波长)滤波,消除非面波信号,有效地提取面波信息,绘制面波频散曲线,进行面波资料的反演解释。

FKSWSA面波处理系统的特点是可以进行拟合处理,即设定的地层结构参数与计算的地层参数,通过相关系数判断,确定最佳地层结构反演结果。

2.3 地震层析成像(CT)

地震层析成像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像技术类似,是一种边界投影反演方法。从地震波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出发,地震层析可分为射线层析和波动方程层析两类。它们分别测定地震波的走时、振幅、相位、周期等信息变化,反演地质介质三维速度结构或衰减特性,并以图像表示其结果。

地震 CT数据集用井间与井地结合的方式。井地方式是在两孔之间沿地面上激发弹性波,孔中接收;井间方式是在一孔内激发,另一孔内接收。接收点距2m和1m,炮距2m或视井中条件确定,构成上下交叉的观测系统,以保证射线覆盖测试区域,提高成像精度。

2.3.1 仪器

SWS—1A多功能面波仪或 MARK6轻便多道地震仪。

接收用串联式气囊检波器与井壁耦合。

用爆炸震源,电激发。

2.3.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用CST for Windows地震层析成像系统。每个成像区域均按2m×2m单元剖分,每个单元块上的射线节点密度为10个×10个。成果以波速等值线色谱图展示,图像输出是通过Winsurf6.04实现的。处理流程如图2。

图2 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处理流程

2.4 EH—4电导率成像

EH—4电导率成像方法属部分可控源与天然场相结合的一种大地电磁测试法。不同于直流电法,它不是通过延长电缆和加大极距来增加勘探深度,而是在测点上,通过其变频获得深度信息。EH—4在奉节县宝塔坪三万塘地面塌陷坑调查中,在坑底布置了一条南北向剖面,点距5m,电偶极距15m,与剖面方向一致。在塌陷坑南侧地表布置了一条剖面,点距5m,电偶极距10m。

2.4.1 仪器设备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是由美国 GEOMETRLCS和EMI公司联合生产。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一种电磁法勘探仪器。

2.4.2 EH—4的资料处理

包括现场数据处理和后续处理两大部分。现场数据处理主要是一维分析,用于检查野外集的数据质量和调整参数。后续处理包括数据分析、一维数据处理和显示及拟二维处理。数据分析软件用于识别噪声源,估计和调整发射机的信号电平,分析数据集质量。一维数据处理和显示是在经过数据分析后得到新的功率谱后的资料再处理,可删除噪声严重的数据以减少发散,增加信号的相关度。二维处理是用EMAP法进行拟二维反演,有效地消除静态效应,构造电阻率断面图,在现场给出解释结果灰度图,通过计算机二维反演,进行彩色成图。

2.5 声波测井技术

声波测井是以测定岩、矿的声波速度和幅度为基础,在划分基岩岩性、风化破碎程度,确定破碎带位置、基岩与覆盖层分界面以及在覆盖层、基岩内确定低速层等方面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单孔全波列声波测试是用一发双收探管,发射—接收源距50cm,间距30cm。在钻孔内(裸孔)沿井壁发射、接收声波信息,测井时将探管下至井底,按一定点距向上测试,由计算机完成全波列数据集与数据存储,室内通过回放和资料处理拾取纵、横波,在全波列集波形中根据波形干涉点、幅度、频谱分析,确定纵横、波初至走时,计算纵波、横波速度绘制成果图。

测试使用的仪器为SSJ—4D全波列声波测井仪(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

井下探头分用干孔贴壁式和水耦合两种类型。

3 应用成果分析

3.1 滑崩堆积体

滑崩堆积体是一种多成因、多期次的松散堆积体。其大部分是在构造和重力卸荷及岩溶作用下形成的滑坡体、崩塌体、泥石流堆积体和岩溶塌陷堆积体。地球物理勘探的目的是了解堆积体厚度及深部结构特征,用的主要工作方法是展开排列法、CDP剖面与面波法。

3.1.1 巫山新城址净坛路—祥云路—集仙路深部结构特征

该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加上冲沟人工回填等因素,给地震探测带来了很大困难。图3(剖面F)反映了净坛路—祥云路—集仙路方向的深部结构特征。可以看出完整基岩埋深达40~50m,而在祥云路至集仙路之间形成深达30m的深槽。图4(剖面 H)横切头道沟,冲沟形态明显。在时间剖面上,凡是在冲沟部位,由于切割、风化呈多同相轴形态,反映冲沟堆积物的复杂性。探测结果明显反映了堆积体的顺层特征。

3.1.2 滑崩堆积体精细结构特征

为了进一步提示滑崩堆积体精细结构特征,用了面波探测来了解浅部的地质结构。图5列出典型的频散曲线及其地质解释结果,可以看到面波勘探能够很好地提供浅部地层细节及其速度分布资料。结果表明,滑崩堆积体内部可划分为3层:

图3 巫山新址净坛路—集仙路(剖面F)浅层地震勘探结果

第一层:0~3.15m,为含砾石粘土层,横波速度330~470m/s。

第二层:3~8m,为碎石夹土层,横波速度470~770m/s。

第三层:8~16m,为破碎岩层,横波速度770~0m/s。

3.1.3 成果解释

滑崩堆积体埋深约40m,但是祥云路至集仙路之间存在深达70m的凹槽。滑崩堆积体底面明显顺岩层方向,倾角达30°。在滑崩堆积体中,可细分为3层,其波速不超过1000m/s,说明其岩体完整性较差。

3.2 滑坡

滑坡勘查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是 CDP剖面法,勘查对象有巴东县新城区黄土坡滑坡、巫山秀峰寺滑坡、重庆市万州区关塘口滑坡、万州区长江大桥—上沱口段库岸滑坡等。本文仅对其中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成果分述如下。

3.2.1 巴东县新城区黄土坡滑坡

(1)地震时间剖面波组特征

巴东黄土坡滑坡共做了9条剖面,本文列举2条剖面予以分析。从图6(D剖面)、图7(C剖面)中的时间剖面可以看出均存在一至二组反射波同相轴,其中T1波组较稳定,时间在30~60ms左右,其深度为30~51m,这一层可以认为是第四系滑坡堆积体与下伏基岩的分界面,T2波组时间在50~90ms左右,其深度为52~76m,这一层可认为是基岩风化岩层与完整基岩的分界面。从图6(D剖面)及图7(C剖面)可见均未发现有大的断层形迹的显示,但裂隙(节理)较发育,形成岩体破碎,从反射波的特征来看,形成了杂乱弱反射或波组的错断标志。

图4 巫山新址祥云路(剖面H)浅层地震勘探结果

图5 巫山新址净坛路—集仙路面波勘探结果

图6 巴东黄土坡滑坡(D剖面)浅层地震勘探时间剖面

图7 巴东黄土坡滑坡(C1、C2剖面)浅层地震勘探时间剖面

(2)地质解释

巴东黄土坡滑坡地震勘探结果基本查明了工作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体的厚度及空间分布范围、滑坡堆积体的厚度及分布范围。推断地质解释图直观反映了基岩埋深及起伏形态,其埋藏深度分布范围一般在50~90m左右。查明了工作区内基岩软弱结构面的异常分布带及位置,共解释推断基岩破碎带及裂隙发育带共计21处。

3.2.2 巫山秀峰寺滑坡

(1)地震时间剖面的波组特征

巫山秀峰寺滑坡共做了8条浅层地震剖面,本文列出其中典型的地震剖面1条见图8,从时间剖面可以看出,均存在一至二组反射波同相轴,其中一组比较稳定,时间在50ms左右(消除地形影响后)。这一层可以认为是滑坡堆积体与下伏基岩的分界面,其深度一般为30m左右。对一些不同结构特征的界面,如风化岩体也有所反映。时间一般为75ms左右,推断为完整基岩与风化岩体或碎块石层的分界面。另外,在图8中,CDP点120~140反射波同相轴向下凹陷甚至尖灭,结合现场地质情况,这一位置为一古寺庙所处位置,在地震反射波中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古代工程人工开挖造成地层波阻抗界面差异所致。

图8 巫山秀峰寺 D3浅层地震勘探结果

(2)地质解释

巫山秀峰寺滑坡所完成的8条浅层地震剖面,基本查明了滑坡堆积体的厚度和空间形态,推断地质图直观反映了基岩的形态和覆盖层的厚度变化。除基岩面之外,CDP剖面上还有一些同相轴,它们都是地震波地质信息的真实反映,如D3线所反映的同相轴不连续现象与旧寺庙位置相吻合。秀峰寺滑坡的8条剖面展示了秀峰寺滑坡堆积体厚度约在25~35m之间。

3.2.3 重庆万州区长江大桥——上沱口段库岸滑坡勘查

(1)地震剖面的波组特征

万州长江大桥上沱口段库岸滑坡勘查共做了5条CDP浅地震剖面。图9、图10是其中两条典型剖面,从图7、图8可见地震反射波的波组特征较明显,一般延续1~2个相位,从波的相位、能量、波形、连续性等方面来对比,其中T1波组为第四系滑坡堆积层与下伏基岩(风化层)的分界面,该层反射波的连续性和相位特征是分析判断崩滑堆积层厚度变化的主要依据。T2反射层推断为基岩内部的反射,是推断基岩埋深及起伏形态的主要依据,它反映了基岩风化壳及软弱岩层的岩性横向的变化特征。

(2)地质解释

长江大桥上沱口段库岸滑坡所完成的5条浅层地震剖面,基本查明了滑坡堆积体的厚度和空间形态。推断地质图直观反映第四系崩滑堆积层的厚度及分布范围,崩滑堆积层平均厚度为3.5~9m。基本确定了工区范围内的基岩风化壳的厚度,基岩风化壳平均厚度为14~17m左右。确定了基岩埋深及起伏形态。对工区内基岩结构面的异常分布及结构特征也作出了相应的地质推断与解释,共解释推断基岩破碎带及裂隙发育带共计11处。

3.2.4 重庆万州区关塘口滑坡群和巴东县新城址滑坡体声波测井

重庆万州关塘口滑坡群、巴东县新城址滑坡体进行声波测井勘探,旨在结合地质调查,评估划分岩性、完整性,确定滑带、破碎带位置。

图9 万州长江大桥—上沱口段库岸(塌岸)防护工程C—C′浅层地震勘查成果

图10 万州长江大桥—上沱口段库岸(塌岸)防护工程D—D′浅层地震勘查成果

万州关塘口滑坡群总计对13口钻孔进行了观测,巴东黄土坡滑坡对12口钻孔进行了观测,图11为关塘口 ZK3典型的声(波)速—孔深曲线,它是由原始记录声波波列及其提取出的声时时差—孔深曲线和计算后绘出的声速—孔深曲线。由此,可对基岩及上覆层的界线明确地做出划分,同时还可看出:基岩部分声速在3500m/s以上,裂隙发育带声速有所低;上部覆盖层可分为平均声速1800m/s、2200m/s两层,其速度变化说明块石与土的含量、块石岩性、地层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图12为声波测试曲线图与钻孔柱状图的对比图,20.5~24m之间曲线频率低、声波幅度小,为岩体疏松的反映。钻孔20.5~24m表明完整岩体内部存在裂隙破碎带(见图12)。图13为巴东ZK1典型的声(波)速—孔深曲线,66.0~67.5m、77.5~84.5m两段波速值明显增高到3800m/s,认为已进入基岩,其间所夹68.0~77.0m段,从变面积图像看接收波形频率变低,速度变低,认为是一层软弱夹层,并在后期治理工程中得到了验证。

图11 官塘口滑坡勘察ZK3声波测井成果图

图12 ZK7声波测试曲线图与钻孔柱状图的对比图

图13 巴东黄土坡ZK1孔声波测井成果图

万州关塘口滑坡群的13口钻井声波测试结果统计出不同地层岩性的声速平均值如表1、表2。

表1 关塘口滑坡群主要岩性波速

表2 黄土坡滑坡主要地层岩性波速

根据测井资料、钻孔资料分析推断关塘口滑坡存在一个以上的滑带。依据测试成果,本次推断解释的滑带,其位置为上部覆盖层与下伏基岩的岩性分界部位。从测试钻孔整体分布位置分析,滑坡体的前后缘较浅,前缘埋深为20m,后缘埋深为30m,滑坡体的中间部位埋深在55m位置。

声波测井在划分基岩岩性、风化破碎程度、确定破碎带位置、基岩与覆盖层分界面以及在覆盖层、基岩内确定低速层等方面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3.3 岩溶与洞穴

3.3.1 岩溶塌陷

奉节县宝塔坪小区赵家梁子西侧三万塘沟底缓坡处,于19年5月30日下午2:30分发生塌陷,形成长短轴20~25m,深约20m的塌陷坑。剖面呈漏斗形,体积约6000~7000m3,东北侧地面裂缝离新迁移民房不足4m。塌陷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县委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查明塌陷坑的深度及延伸发育情况,课题组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并运用了先进的EH—4电导率成像系统、高分辨地震勘探、高密度电阻率法、音频大地电场法及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等综合物探。

(1)EH—4电导率成像

图14为塌陷坑底 EH—4勘测剖面。

图14 奉节宝塔坪塌陷坑底电法勘探剖面

从图中可以看出,完整基岩界面自坑底向下深约55m,加上坑底至地表的距离,塌陷坑底界面距地表深度约70m,同时该剖面还反映了塌陷坑南北两侧基岩风化破碎程度的差异,北侧粘土层覆盖层厚,基岩风化破碎强烈,南侧有一破碎基岩段,底部边界距地表约55m,其下可能为岩溶发育通道。此解释结果与地震 B剖面结果是吻合的。

(2)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图15反映了沿宝塔坪塌陷冲沟的深部结构特征。剖面起自塌陷坑,测线长约200m,近南北向。该区地质结构可划分为4层:

第一层:埋深0~40m,以块碎石夹粘土层为主。

第二层:埋深40~70mm,为破碎松动的岩体。

第三层:埋深70~100mm,为较完整的岩体。

第四层:埋深100m以下,为完整岩体。

另外从顺冲沟作了两条近东西向的横切剖面 B、C(图16、图17)。探测结果表明其地层结构与图15所揭示的类似,但是,在塌陷坑南侧反射界面呈现向上弯曲的拱状,类似绕射波的特点,且局部不连续,推断可能为岩溶异常点。其连线方向与冲沟方向一致。发育深度 B为55~60m,C剖面为60~65m。

(3)地震波 CT剖面

为了进一步查明塌陷坑的延伸与发育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了3条地震 CT剖面,根据地震CT成像剖面图的波速图像特征、波速等值线分布结合钻孔资料综合分析如下(见图18)。

图15 奉节宝塔坪 A线浅层地震勘探结果

图16 奉节宝塔坪B线浅层地震勘探结果

图17 奉节宝塔坪 C线浅层地震勘探结果

图18 奉节宝塔坪浅震1线钻孔 CT成像图

a.整个工作区纵波速度分布较低,均在0.8~3.8km/s之间。其上部(50~60m)碎块石土的波速分布在0.8~1.6km/s之间,基岩部分的波速仅为2.0~3.8km/s,即为钻孔所揭露的破碎岩体段。

b.CT成像的速度分布呈现不均一状,说明工作区基岩部分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上部碎块石土堆积形态不一,结构复杂。

c.由图18可以看到一系列由 NW向 SE倾的界面特征,推测为地层产状或岩性接触面。这一点与浅震B、C剖面(图16、图17)解释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宝塔坪赵家梁子塌陷坑附近,在CT剖面所处位置,基岩部分未发现较大的溶洞。但是高分辨地震与音频大地电场显示的结果都表明,在塌陷坑的下游方向,顺沟发育有一SN向构造破碎异常带,形成地下水通道,对地层介质起到溶蚀、迁移作用,其深度在50~60m。3.3.2 溶洞

为配合“重庆巫山新城地质灾害防治与利用示范研究”专题中有关浅部岩溶发育状况研究,在巫山新城周家包统建房基础作了三对地震波CT。图19为巫山县周家包ZB5—ZB6钻孔CT成像图。其速度分布在0.71~3.40km/s之间,与完整灰岩相比偏低,浅部岩溶极为发育。310m高程以下岩体相对完整,但其波速依然不高,推断解释为裂隙或小溶洞较多,尤其是ZB5—ZB6剖面的底部有一直径3m左右的红色区域,推断为溶洞。从ZB5孔310m高程至ZB6孔280m高程有6个串珠状分布的相对独立闭合的红色区域推断为受构造影响形成的溶洞。

图19 巫山县周家包ZB5—ZB6钻孔CT成像图

4 结束语

地质灾害受天然和人为的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和控制,其分布、形成、发生、发展和变化都十分复杂,特别是在三峡库区,地质地理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繁多、分布广、发生频繁。单纯借助传统地质技术方法已不能完成勘查、监测、预报和防治的任务,新技术方法是改善常规地质勘查方法、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的有力武器,是地质工作取得新进展和突破的有力手段。在此次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地质问题的复杂性,给移民迁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为勘查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用武之地。

在库区地质灾害勘查防治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地球物理勘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勘查新技术的应用无论从涉及的地质灾害类型、选择的方法种类及其适宜性和投入的工作都是前所未有的,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多方面的、突出的,历年来我所用先进的CT层析成像、浅层地震探测、面波勘探、高密度映像、声波探测、EH—4等方法,对三峡库区岩溶分布规律、塌陷坑、滑坡体结构、人防工程分布等进行了示范研究,为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指导意义。然而由于物探方法理论基础所决定的地质解释多解性的局限,以及三峡库区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工作环境,某些物探工作成果中往往不免存在一些差强人意之处。这要求我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包括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目的,正确地选择物探方法及其最佳组合形式)对现有物探方法的工作布置方式、数据集和解释处理方法提出改进,以适应三峡库区特殊的工作环境。

震旦角石的概述

托塔天王李靖手中的宝塔叫“玲珑宝塔”。

玲珑宝塔全名七宝玲珑塔。传说中天界重宝,拥有浩大无俦之力,据说能降伏一切妖魔鬼怪,必要时仙神也能被收服。由灵鹫山元觉洞燃灯道人授予托塔天王李靖,曾用于镇压九尾狐,最后原因不明,失落在人间,无人知晓其下落。

七宝玲珑塔本为上古仙器,属于托塔天君李靖所有,七宝玲珑塔内共有七件举世无双的法宝,分别是三足金乌,瑰仙剑,惊神戟,乾坤尺,天罗伞,净世拂尘和战天刺。七宝玲珑塔最神奇之处不在于塔内的宝物,而是他有着类似纳善镜中芥子乾坤般的另外一个世界。

物种名称:震旦角石

拉丁文学名:Sinoceras

生存年代:中奥陶世

壳体呈圆锥至圆柱形。壳面饰有波状弯曲的横纹。梯板颈直,较短,体管细小,位于中央或略偏。中奥陶世。

古无脊椎动物。头足纲的一属。外壳呈圆锥形或圆柱形。壳面覆以显著的波状横纹。隔壁颈相当于气室深度的1/3至1/2。体管细小,位居中央或微偏。常见于我国南部中奥陶世地层中。三峡地区含大量震旦角石。纵切面磨光状如塔,可做陈列品用,故俗名“宝塔石”。

寒武纪过后的奥陶纪,是被古地质学称为生命大爆发的地质年代。奥陶纪海洋中分布最广的化石是头足纲动物的角石。角石的形状如同动物长的角,有直的,亦有弯的或盘曲状的。角石类型有震旦角石、喇叭角石、米契林角石、前环角石等。其中,震旦角石是角石化石中的代表。

震旦角石又称“中华角石”, 它的外型如同宝塔一样,所以还有宝塔石、直角石、竹笋石、太极石、塔 影石。该石为古生物化石,外形呈圆锥形,一头尖,一头宽,表面发育有节、竖纹等,将它倒置有如一座宝塔,其石面有二三十节环状圈纹突起,亦犹似竹笋,如果剖面是横向,则似一幅太极图。角石经过凿磨,倩影外露,景致高贵典雅,光彩照人,极具观赏性。震旦角石是海生无脊椎软体动物化石,隶属于头足纲塔飞角石目、喇叭角石科、震旦角石属,生长地质年代在距今约4.4亿至5.1亿年前的奥陶纪,是当时海洋中凶猛的食肉性动物化石。其主要产自我国的湖北、湖南等地区的奥陶纪地层。